新乡县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4-01-08 浏览量:57

  2023年新乡县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是全县系统深入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和有效载体,是三年攻坚专项行动的开局和奠基性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局的具体安排,以行风问题“排查治理”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全县系统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严格规范市场监管服务、管理、执法行为,着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风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更强力量。

  一、全面纠治突出问题

(一)开展审批服务领域问题治理。一是治理巧立名目,违规设置行政许可事项问题。全面排查治理在许可事项清单之外违规设置行政许可事项,擅自提高准入门槛,刁难设阻,以备案、登记、证明、目录、计划、指定、认证、年检、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名义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事项设置不公开、不透明,违规增加或变相增加办理条件、环节和申请材料,市场准入准营放权又收权、妨碍市场主体进入等问题。二是治理作风不正,政务服务不优问题。查纠各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窗口设置不合理、政务服务事项进入窗口“应进未进”、进驻各政务服务大厅“明进暗不进”、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不到位等问题。排查治理政务服务窗口和基层市场监管所办事流程不畅、手续繁多、条款模糊、限额办件、超期办件等问题,着力解决窗口办事人员大量配备临时人员、高频开展轮岗替换,办事人员不懂业务、不学业务、纪律松散、办事拖拉、吃拿卡要,对市场主体和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生冷硬横、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问题。坚决打击故意设置障碍,与“黑中介”勾结,通过倒号卖号、加急办证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三是解决效能不高,线上线下运行不畅问题。深入查找并着力解决市场监管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系统不够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标准不统一、线上服务入口不通畅、线下服务窗口进驻不规范等问题,解决水电气暖尚未实现一表填报、一次办妥,电子营业执照还没有实现顺畅有效跨市通用,事项名称表述不统一等问题。(责任单位:登记注册服务股牵头,优化审批服务指导组所有成员股室,廉洁用权监督组成员单位,各市场监管所)

 (二)开展日常监管领域问题治理。一是解决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的问题。系统梳理各业务领域监管制度、流程规范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排查日常监管相关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纠正“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规范、违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擅自扩大重点监管领域和范围等问题,纠治行动过多过频,运动式、人海式、低效能开展市场检查,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二是纠治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问题。深入排查治理与行业协会脱钩不彻底,与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等搞利益勾兑,指定中介机构、特定关系人代理服务,强制企业接受中介咨询、服务,转嫁中介咨询服务费用捞取好处。深入排查治理以企业自愿“赞助”名义,向企业索要“赞助费”,变相摊派;强行或变相要求企业征订各类报刊、杂志。深入排查治理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重点整治所属单位、组织违规开展针对市场主体的有偿服务活动、收取不正当费用等行为。三是整治弄虚作假问题。大力整治企业年报数据、执法办案数据等系统内“源头造假”和统计造假行为,最大程度减少因录入错误等工作失误造成的数据失真失实情况,着力纠治为市场主体伪造篡改证照信息和在招标采购、认证检验、审批评定、监督抽样等行政监管服务中弄虚作假。(责任单位:信用监督管理股牵头,规范日常监管指导组所有成员股室,办公室、人事财务股、政策法规股、登记注册服务股及相关业务股室,各市场监管所)

  (三)开展执法领域问题整治。一是治理粗暴执法、过度执法问题。全面排查治理执法方式简单粗暴、任性执法、不文明执法,面对明显无主观故意的违规市场主体,不给机会、不听解释、生硬粗暴,滥用羁押性、财产性强制措施,超权限、超范围、超额度、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涉案企业财产,以罚代管代改、罚而不管不改等问题。二是治理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问题。深入排查整治滥用自由裁量权,类案异罚、畸轻畸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请托说情、打听案情、干预办案,向企业和管理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擅自改变案件处理决定等问题。全面清理整顿本系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决纠正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以及将罚没收入同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考评直接或者变相挂钩等问题。三是治理执法素养欠缺、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深入排查并解决执法人员执法纪律遵守不严、执法为民理念树立不牢,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执法犯法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责任单位:政策法规股牵头,公正文明执法指导组所有成员股室,各市场监管所)

  二、强化推进措施

  (一)开展问题排查系列活动。一是开展行风突出问题公开征集活动。通过报刊、网络、手机应用程序以及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发放意见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公开征集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风突出问题。二是开展“一把手”和主管领导体验活动。要通过调研、暗访等方式,对本岗位及关联业务走流程,着力查找并解决薄弱环节和行风问题。三是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市场监管执法案件事实、证据、程序等方面进行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开展市场监管体验日活动。通过邀请媒体、公众现场参与、观摩和体验市场监管政务服务、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等活动,让人民群众为市场监管系统行风“找茬”“挑刺”。五是开展局领导公开接待日和热线日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年内至少安排1次公开接待日和热线日,通过现场接待、接听热线电话的形式倾听群众呼声,查找并解决行风问题。(责任单位:办公室、政策法规股及相关业务科股,各市场监管所)

  (二)加强行风监督。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衔接,年内至少开展1次明察暗访,加大对行风问题信访投诉举报问题的调查和督办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并进行通报和曝光。制定完善监督计划,将行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监督,对本级机关和直属单位落实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对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督导问责。建立健全谈话制度,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行风建设专项谈话,督促落实行风建设工作要求;开展一把手年度廉政谈话、新任干部廉政谈话、重点部门负责人廉政谈话时,将行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立约谈制度,出现严重行风问题的,对各股室、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进行约谈。(责任单位:办公室、人事财务科,各市场监管所)

  (三)提升队伍素质能力。实施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加强行风、法治、专业、职业道德等培训。在执法等重点业务领域开展全市系统业务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特种设备等专业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完善各级各类专业领域人才库和练兵比武能手库。争取总局、省局、市局各类评选表彰,鼓励开展“优质服务窗口”“监管标兵”“办案能手”等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县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市场监管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省局、市局部署,结合我县基层执法改革实际,对全县市场监管所进行等级评定,推动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基层市场监管所。加强市场监管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管理,树立部门良好形象。(责任单位:人事财务股、政策法规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股、登记注册服务股及开展其他评比表彰的相关股室,各市场监管所)

  三、精心组织协调

  (一)建立联动机制。各股室、队、所要明确行风建设工作专责股室,建立工作专班制度、联络员制度,主动加强与局行风办的经常性沟通联络。县局将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工作调研、督导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各股室、各市场监管所行风建设工作的督促和指导。(责任单位:局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场监管所)

  (二)完善落实举措。各股室、队、所对排查的行风问题要认真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及时向局行风办报送“三个清单”及整改落实情况。局行风办将及时汇总各方面渠道反馈的行风问题线索并向各相关部门进行交办。相关部门要层层建立跟踪落实机制,确保行风问题纠治到位。(责任单位:局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项工作组,各股室、队、所)

  (三)开展经验交流。各专项工作组要及时向局行风办报送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每季度报送一次综合情况、年底前报送全年情况、不定期报送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确保情况互通、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各专项工作组要加强横向交流,互相借鉴经验,促进共同提高。(责任单位:局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项工作组,各股室、队、所)

  (四)加大新闻宣传。各股室、队、所要多措并举做 好专项行动宣传工作,确保在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上反映行风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完善网络、报刊、微信、微博等舆情监测协调处置机制,对于出现的行风问题舆情迅速反应、及时报告,努力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局行风办将组织行风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局形成竞相推进行风建设的热潮。(责任单位:办公室,各股室、队、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