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真贫,真扶贫,当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18-12-12 浏览量:47

  路灯亮了、垃圾消失了、村广场建起来了、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变得更加美丽了,自从村里来了个“第一书记”,东荆楼村处处是欢声笑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群众常说 “有事找荆书记”。

  他们口中所说的荆书记,是三年前由新乡县房产管理局下派到新乡县朗公庙镇东荆楼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荆素杰。他把“做合格党员 当干事先锋”这句话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三年来,逐户排查走访,一户不落,准确掌握村上贫困户基本情况,努力做贫困户的知心人、贴心人,与乡亲们一道脱贫奔小康。

加强基层党建,扶贫先扶智

  。驻村之初,为了改善村里办公条件较差的落后现状,荆书记积极向房产管理局领导争取空调5台,办公桌椅11套,完善了村委会的办公室设施的同时,他和村干部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将村委会搬迁到小学教室,将其改造为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的办公用房,并多次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有力保障。2015年8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5余场。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不断增强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访民情,惠民生,确保帮扶到位。

  2016年,新乡县“双进双治”会议后,他带领工作队员根据上级要求,遍访民情,深入了解贫困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真正做到精准识别。最终确定该村贫困建档立卡户为34户,109人。结合该村实际,他采取了由局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原则。针对每户情况,因人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和贫困户做了真正的好朋友。在落实”微心愿”时,他带领每名帮扶人出资为贫困户购买了电扇、电热水器、大米、食用油、书包等物品。春节等节日期间,为每家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同时,要求局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两次走访帮扶对象,及时掌握帮扶对象家庭动态,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在荆素杰看来,扶贫除了“输血”,更要“造血”。近年来他为该村争取了西马头王金马头红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18户)、新乡县兴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到户增收项目(加入19户),签订了扶贫贷款合作社协议(签订14户)、光伏发电合作协议(签订13户),做到了项目全覆盖。并且为贫困户赵庆周、刘庆伟两户申请了临时救助资金3000元,为刘庆伟申请到朗公庙镇政府社会扶贫救助金4000元。为7名贫困户安排了公益岗位。34户贫困户均享受到了各项政策扶持。

干好实事,抓好帮扶建设。

  为协助村两委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积极申请上级各类帮扶资金,两年来,他多次往返扶贫办、积极反映该村实际困难,经多次沟通协调,申请扶贫项目资金150余万元。修建了3000平方米村内文化健身广场和20000余平方米村内道路,架设85杆路灯。2016年,在村文化广场建设时,当得知本村未提前向体育部门申报健身器材计划的情况后,他和队员一起,积极和新乡市体育局领导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得到了新乡市体育局领导的理解,特事特办,破例将该村的健身器材列入本年计划,及时到位。

  在架设路灯时,因上级资金不足,没有资金购买所需的电线,为此他积极向局领导汇报,在局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15000元,为该村购买了所需的电线。确保了路灯架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历次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提案会上,代表们多次提出,村内排水坑清理的问题。由于排水坑多年未清理,坑内堆满垃圾形成垃圾山,使得周围住户无法排水。特别是2016年7月9日和16日两场大雨后,村内积水严重,排水坑周围20余户住户家中被水淹。村内也想清理,却苦于无资金,有心无力。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他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工会闫主席多次沟通,并请他们到现场查看实情,得到了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经协商由该企业投入运输车辆四台、铲车一台、挖掘机一台,花费五天时间,耗资五万余元,将该村长期得不到清理的村中心排水坑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垃圾四千余方。同时又拉回新土,对文化广场进行铺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忘我工作,打赢整改档卡攻坚战。由于该村为省级贫困村,“四必到”户数279户,任务量较大,他和脱贫攻坚小组成员一起,开启“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零时左右。白天入户调查,晚上整理各类表格、数据,朗公庙镇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村里购买了新的打印机,他积极争取局里支持,抽调40名局干部职工,连续多次入户采集信息,尽量做到数据准确。由于整改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每项工作都要按时间节点完成,明白卡必须第一书记本人填写,他基本上是白天走访开会,晚上加班审核填写表格,参加高考的女儿他无暇顾及,女儿打电话抱怨“别人参加高考,父母都请假在家照顾,你也不管我”,听了女儿的话,他心里觉得很愧疚。70多岁的老母亲,在哥哥家居住,以前他都是每周看望1到2次,但驻村后,他去的次数就寥寥了,老母亲打电话问“你就恁忙,也不来看我了,你嫂子也整天忙了不着家(嫂子也在脱贫攻坚一线),要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听着老母亲的话,眼圈发红,心里暖暖的。答应她,忙完这一段,好好陪陪她。就这样,荆书记通过自身努力,家人的支持,同事的齐心协力,东荆楼村的档卡整改规范工作受到了市县督导组的认可。看着满满几柜整理好的档案,荆素杰说,“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在事,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这也是我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荆素杰始终以“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努力践行着他的那个由省委授予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尽心的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村民们都说他是大家的贴心人。


分享: